石狮惠安小学 杨翠花
一、教学设计:
(一)、设计理念
1、从实际出发。学生不是一张白纸,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。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、记忆、反复练习、强化储存的过程,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,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,同化新知识,并建构知识的体系。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“再创造”活动,使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,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。所以我的设计力求既要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,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,让学生充分感受8的乘法口诀的现实作用。
2、加强教材的整合。课本不是唯一的教材,更不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主人。教育家叶圣陶曾说:“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,要教得好,使学生受益,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。”这句话说明,教师是“用教科书教”,而不是“教教科书”。针对本节课知识点多,内容较为抽象,难于理解,在设计中要从实际出发,重新组合教学内容,安排最佳的呈现方式。
3、合理把握教学,这是学生正式接触乘法口诀,是乘法的扩展,是对客观世界认知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。在设计时,要以感悟性体验为主,使学生感受每一句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,从而培养学生会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(二)、教学目标:
知识性目标:
1、使学生知道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,初步记住8的乘法口诀。
2、使学生会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。
技能性目标
1、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,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。
2、小组合作交流,自主探究,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,实践能力。
情感目标:
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,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,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。
(三)学情分析
我校处在偏远山区,学生普遍好学、踏实。但见识较少,基础知识不够扎实,多媒体课件对于他们来说,既有新鲜感又能拓宽孩子们的视野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。学生学习的欲望强烈。
(四)教材分析
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完成“7的乘法口诀”的基础上进行的,“乘法口诀”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,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,为此教师在设计这一教学内容时,既充分关注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的训练,又在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等方面做了努力探索和尝试。
(五)课时安排 两课时
(六)教学方法
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特点,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、突破难点,按照学生认知规律,从实际问题出发,启发、引导,遵循教师为指导,学生为主体,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,主要使学生在“比较——概括——应用”学习中掌握知识,以探索教学法为主,附以其他教学形式
,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。通过观察验证等方式,引导学生进行观察、分析、讨论、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进行迁移与类推。从而达到“教”是为了“不教”的目的。如何创设一个有利于小学生进行数学化的学习情境,值得探讨?我想不管以什么为情境,小学数学进行数学化教学,首先应遵循“由感性到理性”、“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”认识规律进行教学。
(七)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
(八)板书设计
8的乘法口诀
一、观察图画,回答问题
二、引导探究,学习意义
1、口算下面各题,并说说用哪句口诀:
8×5= 8×8= 8×6= 8×2=
2、下列填空你会填吗?
8×( )=56
( )×( )=24
三、巩固延伸 深化提高
1、找朋友:拿出8的乘法口诀进行找朋友,几乘8等于多少?
(九)课堂练习
1、口算下面各题,并说说用哪句口诀:8×5= 8×8= 8×6= 8×2=
2、下列填空你会填吗? 8×( )=56 ( )×( )=24
3、找朋友:拿出8的乘法口诀进行找朋友,几乘8等于多少?
(十)课后作业
二、教学设计过程与分析:
教学环节 |
教学前设计 |
理念指导 |
学生情况预设 |
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|
1、我们已经学过7的乘法口诀,你能熟练地的背出来吗? 2、填正确答案 三七( ) 五七( )七七( ) 四七( )六七( ) 3、口算(卡片) 7×7= 7×6= 7×5=
7×4= 7×3= 7×2= 4×7=
7×1= |
这层教学通过回顾总结,实践感知,来加强学生对前面知识的理解与巩固,又能顺利引入本课内容,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。 |
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回答这些问题。 欠缺:个别学生可能掌握不太熟练,无法步入今天的学习。 |
创设情景,激发兴趣(创设新知学习的条件) |
出示【课件】,引导学生观察图画,回答问题。 1、图上的解放军叔叔一共有几排?(8排)每排有几个人?(8人)可以怎样列式计算?(8×8)
2、这是几个8?那么求一个8怎样列乘法算式?(1×8)谁能用乘法的含义编1乘8的口诀呢?结合学生板书: 8×1=8 一八得八 3、问:求“2个8 呢?”怎样列乘法算式,口诀可以怎样编呢?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: 8×2=16 二八十六 然后引导学生将8×2=16和8×1=8比较下面一题比上面多了几个8?积多了多少? 4、依次求出3、4、5、6、7、8、个8,每增加一个8,仿照(2)、(3)列出算式,编出乘法口诀,并让学生把书上的乘法算式和口诀填完。 5、揭示课题,说明:这些口诀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“8的乘法口诀”。(学生齐读一遍) |
《数学课程标准》提出让学生“学习生活中的数学”,此环节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得情景,能让他们很快地融入其中,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,自主性。 这一层次的教学是重在启发诱导,让学生主动去探究、去猜测,去发现,自己去感悟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,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|
学生能根据前边所学的知识回答出这些问题。 欠缺: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,表述可能不太完整,教师需要在一旁适机指导,鼓励学生自己大胆地说、交流。 |
引导探究,学习意义(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) |
1、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每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。 小结:8的乘法口诀在相邻的两句口诀里,后一句口诀的积都比前一句多8;前一句口诀的积都比后一句少8,也就是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8。
2、指导学生运用规律背出8的乘法口诀。看谁背得又对又快。
3、口算下面各题,并说说用哪句口诀: 8×5= 8×8=
8×6= 8×2= 4、下列填空你会填吗? 8×( )=56 ( )×( )=24 |
这一层教学是启发、诱导、实践感知,以生活与数学结合,以此说明乘法口诀的产生以及应用的广泛性,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。
《数学课程标准》提出“要给每一个孩子自主探究的空间让他们充分的观察、思考、发现,并且敢于提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见解,从而使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。 |
有三种可能 A不能说出。这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,教师的讲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。 B说出一部分,但说不清,这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,教师要作为一个合作者出现在教学过程中 C完整说出。教师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出现在教学过程中。 |
巩固延伸 深化提高(引导学生运用新知) |
1、找朋友:拿出8的乘法口诀进行找朋友,几乘8等于多少? 2、做课本81页练习十八第二题,全班交流(有6个盒子,每个里面有8个杯子) |
这个环节体现了新标准“玩中学,做中学”的新理念,开阔了学生的视野,培养了学生的应用创新意识,设计有层次、有深度、有针对性的练习,促使学生抓住知识点、串成知识链 |
|
进行发展性评价 |
总结: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?有什么收获?(闭上眼睛想一想) 同学们说得真好,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合作得非常愉快。 另外,8的乘法口诀我们刚记住,计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粗心。 |
|
自己表现如何? |